详细内容

深圳新安专业载板电镀加工服务提供商,经验丰富,量大从优

载板电镀核心工艺类型

在了解检测标准前,需先明确载板电镀的关键场景,不同工艺的检测重点略有差异:

种子层电镀:通常为薄层高纯度铜(1-3μm),用于后续图形电镀的导电基底,要求低电阻、无针孔;

图形电镀:核心工艺,在线路 / 焊盘区域电镀厚铜(5-20μm,甚至更高),实现电流传输与芯片键合支撑;

凸点(Bump)电镀:如铜凸点、锡凸点,用于芯片与载板的倒装焊互连,要求的高度 / 直径控制;

表面处理电镀:如镍(Ni)、钯(Pd)、金(Au)镀层(ENEPIG/ENIG 工艺),提升焊盘抗氧化性与键合可靠性。

镀层微观质量:避免内部缺陷影响可靠性

载板镀层的致密度、纯度直接影响电气性能(如电阻、迁移风险)和耐腐蚀性。

孔隙率:

标准:铜镀层孔隙率≤1 个 /cm²(用酸性硫酸铜溶液测试,孔隙会析出铜粉);镍层孔隙率≤0.5 个 /cm²;

检测工具:孔隙率测试仪、SEM(观察微观孔洞)。

晶粒结构:

标准:铜镀层晶粒均匀,平均晶粒尺寸 50-200nm(晶粒过粗易导致镀层脆化,过细易产生应力);

检测工具:透射电镜(TEM)、X 射线衍射仪(XRD)。

杂质含量:

标准:高纯度铜镀层(99.99% 以上),杂质(如 Fe、Zn、Pb)总含量≤50ppm;镍镀层杂质总含量≤100ppm;

检测工具: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ICP-MS)。

电气性能:保障信号传输与电流承载

载板需满足高频、大电流封装场景,电气性能是核心指标。

镀层电阻:

标准:铜镀层电阻率≤1.72×10⁻⁸Ω・m(接近纯铜理论值,杂质会导致电阻升高);

检测工具:四探针电阻测试仪。

电迁移抗性:

标准:在 1×10⁵A/cm² 电流密度、125℃环境下,铜镀层电迁移失效时间≥1000h(避免长期使用中因金属迁移导致短路);

检测方法:JEDEC JESD22-A108 电迁移测试标准。

相比黑影/日蚀,黑孔,导电膜等其他空金属化工艺,石墨烯孔金属化工艺采用二维材料高导电-石墨烯材料作为导电材料,高导电,超薄,吸附性强;物理性吸附;

石墨烯超低固含量0.01%-0.5%,彻底避免黑影,日蚀,黑孔等工艺常见的ICD异常问题;

在导通测试中,阻值变化为1.43%,IPC标准≤10%;在极限热冲击测试中,沉铜27次,石墨烯孔金属化工艺31次;

在线咨询 一键拨号19270244259